舐血狂花
Niki De Saint Phalle,Jean Tinguely
Ana Neborac,菲莉皮娜·斯丹德尔,Jad Solesme,Annabelle Lengronne,Sadio Nakaté,达米安·勃纳尔,Mickael Caeyman,Sarah Loko,Franck Babot,Isaïe Théodore Korenfeld,Benjamin Klintoe,Pierre Joab,Fathi Ibrahim Elnour,Moussa Ibrahim,Maryne Cayon
DAU 9-1: NIKITA AND TANYA / DAU 8: NIKITA AND TANYA
Vlihi
达米安·勃纳尔,让娜·巴利巴尔,卡米尔·查莫
骇人来电(法国原版)
好疯的一部作品,随时随地等待女主发神经,可能会加深大家对艺术家不正常的刻板印象...居然完全没有作品的镜头(据说是因为版权问题),所以全片的重心全在尼基身上了。最欢乐的还是夫妻互曝出轨历史的场面。
一个画家的传记全程没有画作出现,有点意外但很绝妙的设计…她的崩溃和暴力解决,让最后的创作方式形成显及其得自然……
不够饱满,像是个前传。值得续集
siff
当尼基告别中产家庭妇女/情妇的窠臼,向世界掷出刀箭,举起步枪作画,而不再将此用作自我伤害的工具,女权主义历史刚刚掀开新的一页。【不知道被男性情感伤害的艺术创作诱因(偷对方的白衬衫来发泄)是否写实,实在是“大可不必”。围绕与男性的关系来表现女艺术家,或许是一种现实的/讨好大众的视角,却难免对女艺术家的独创性、艺术天赋和多元的思想资源的矮化】对精神病学的批判,过于戏剧化,比较好奇的倒是那个年代发掘“原生艺术”的线索。喜欢的情节:性侵创伤后的少女尼基把博物馆男性雕塑的阴茎全部涂上红色,艺术从来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反击的武器!
可能画面过于当代了以至于看到她最后情感爆发创作的时候我想“这算有什么新意吗”接着才想到这是1960年…共情一刻是她在医院里第一次大哭没有胶水和颜料,她是个童年悲惨女孩她一生都在治愈,但拍得过于浅显粗暴了并没被打动
看到最后Niki goes to war非常期待能一枪爆了她老爸、或者那个心理医生,可惜没有。她的枪口只能对准她自己。
2024.06.21 SIFF第四场in大光明电影院。最值得一提的应该是女主演得非常好。印象最深的情节是女主和丈夫在生二胎的路上,原本在疯狂赶路的司机小哥半路停下来采了一朵花说“多好呀,是我找了很久的花今天找到了送给你们”,然后一个远景,法国乡下黄色的山腰一辆蓝色的老式有点像甲壳虫的小车扬起一阵沙土,这个节奏就很让人觉得有种沉稳的匆忙的舒适感。
#SIFF 今年戛纳一种关注。艺术家尼基·圣法勒传记片,着力刻画与两任丈夫(亨利·马修和让·丁格里)的关系以及精神崩溃的内心世界。没有直接展现任何艺术作品,镜头只对准创作者。初遇丁格里时的双屏合一做得不错。对1950-1960年艺术圈的展现也很简略(虽然提及了布列松、佩雷克,以及出现了阿曼在Iris Clert Gallery的著名展览《Le Plein》的画面)。全片的调色、剪辑、配乐都太像好莱坞商业大片了,烂熟的影像语法反而削弱了艺术家的独特性。
从听人指挥演戏到画画,再到用材料作画,再到近乎行为艺术的飞镖扎画,最后真的用枪射画,脱离了以笔为枪的比喻,破除了鬼父留下的心魔,其实各阶段转变略有生硬,但把鬼父画在画上然后直接拿枪去射,如果换成射照片,恐怕就没有这么强的主观能动感了。
#26th SIFF
就是不给你看尼基的作品,你能把我怎么样,尼基,就是急死你。
6.22第二场在精神病院的那段很感同身受
#SIFF
最后一场的《尼基》,没想到是传记,法国版程蝶衣,不疯魔不成活。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形式也是成功的关键,用废纸盒子,颜料,瓷片等等一直碌碌无为,换做菜刀飞镖就完成蜕变,最后一把猎枪直接封神
emmm……看明白了,包括前期的一些很明显的明示,但一些表现手法只能说差劲人意吧
小而美 艺术是发泄和表达的工具 没有展现作品或许是留个自己寻找的悬念🧚♀️
3.5
2024siff12 流水账传记+掐头去尾短视频合集
感觉不足以称为女性主义电影,就是艺术家电影。没有办法在电影里呈现艺术家的作品感觉是一大遗憾,缺失了连贯性。另外真的觉得harry人还怪好的...
很喜欢一些镜头,透过玻璃的人像,对心理医生的质问让人会想到adele的经历。
#26thSIFF. 三星半,又一痛苦造就艺术的实证。不差但是着力点稍显轻巧,比起大荧幕可能更适合剪碎了放在画廊里和对应的作品一起展览。夏洛特美到失语,法国人信手拈来的画面审美完全是从血液里淌出来的。但是,本场SHO1号厅观影体验极差,全场都有人嬉笑聊天打电话,在每个Niki“发疯”的时刻都有人嗤笑,不寒而栗。